憨湘云醉眠芍藥裀
我國的古代小說中,飲食生活寫得較多較細的,當推《紅樓夢》和《金瓶梅》這兩部巨著。但就文化視角考量,《紅樓夢》要比《金瓶梅》高出一籌。
林語堂在《中國人的飲食》一文中寫道:“我們中國人對待飲食的鄭重態(tài)度,可以從許多方面看出來,任何人翻開《紅樓夢》或者中國的其他小說,將會震驚于書中反復出現(xiàn)、詳細描述的那些美味佳肴,比如黛玉的早餐和寶玉的夜點?!彼麨槭裁床惶帷督鹌棵贰??可見在描寫的藝術性和真實性方面,《紅樓夢》可以說獨占鰲頭,無出其右。
《紅樓夢》寫的是皇親國戚、世代簪纓、金陵望族的賈府,而《金瓶梅》里的西門慶,原是市井無賴,開生藥鋪的“破落戶財主”,后來發(fā)跡,充其量也只是商場、官場中的一個暴發(fā)戶。描寫對象的身份不同,他們飲食生活中的含金量當然也不一樣。
之所以能寫出高質(zhì)量高水平,無疑與作者曹雪芹的家世生平有關。曹雪芹的上代,歷任江寧織造六十余年,負責給皇帝提供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和奇珍異玩,這促使他見多識廣,能寫出別人見不到的“御用”食品和外國貢品,以及上層社會的種種禮儀風俗,加上他本人知識淵博,文學藝術素養(yǎng)深厚,這些先天性的優(yōu)勢,也是笑笑生之流所不能望其項背的。
《紅樓夢》產(chǎn)生于清代康、雍、乾的“盛世”。當時,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表現(xiàn)在飲食方面,則是食源不斷擴大,名廚輩出,珍饈百味大量涌現(xiàn),風味流派逐步形成,特別是江浙菜的崛起,使我國烹飪技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金瓶梅》畢竟早于《紅樓夢》一百多年,時代背景不同,物質(zhì)基礎不同,這也決定兩者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
《紅樓夢》不像《金瓶梅》那樣羅列一大堆菜單,但它寫到的飲料、食品、菜肴、點心都是精品,代表著當時飲食生活中的最高水平,給人以炊金饌玉之感。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飲食的方方面面,包括物產(chǎn)原料、烹調(diào)技術、地域分野、生活習慣、民情風俗、禮儀制度、思想觀念、營養(yǎng)學說、食療原理、文學藝術、歷史掌故等等,從而賦予飲食以文化的形式和內(nèi)涵,顯示了一種高雅的詩意化的生活方式。
我國的飲食典籍雖然浩如煙海,不計其數(shù),但是像《紅樓夢》那樣,以文學的筆調(diào),形象地細致地描繪一家一戶的飲食生活的畢竟不多?!都t樓夢》的誕生,無異為我國飲食文化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難能可貴的樣板。
?。ā渡嗉馍系摹醇t樓夢〉》,陳詔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