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忘初心、守正創(chuàng)新”的京劇人
——專訪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京劇梅派第三代傳承人胡文閣
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召開以來的5年里,作為京劇梅派第三代傳承人,胡文閣一方面不斷精進對于梅派藝術的理解和實踐,在舞臺上承襲梅派藝術的風范。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如何讓傳統(tǒng)藝術走到老百姓身邊、服務大眾,傳統(tǒng)藝術如何與時代相結合等重大命題。
中國藝術報:請您談談中國文聯(lián)十大召開5年以來,您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突出感受是什么?
胡文閣: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有幸參演了電影《決勝時刻》,飾演梅蘭芳先生。劇中有個情節(jié)讓我非常感動:毛主席親自到后臺接見了梅蘭芳先生,這對一個藝人來說,是莫大的榮幸。在舊社會,唱戲是受人輕視的。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藝術事業(yè),我們才成為光榮的文藝工作者、人民的藝術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給予我極大的鼓舞。我們所從事的傳統(tǒng)藝術,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我們首先要立足于把前輩留下的燦爛文化老老實實地繼承、認認真真地對待,同時要把戲曲藝術與時代相結合,服務大眾。
中國藝術報:5年來,您在舞臺實踐上作了扎實的探索,其中給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作品、哪一次演出?
胡文閣:2019年,我領銜主演的交響京劇《大唐貴妃》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復排首演。這是我的恩師梅葆玖先生用他一生心血復排的作品。它結合了梅蘭芳先生的《太真外傳》和《貴妃醉酒》原有唱段和故事,又結合了現(xiàn)代交響樂的形式,體現(xiàn)了梅蘭芳先生“移步不換形”的理念。由于《大唐貴妃》既結合了傳統(tǒng)表演,又融入現(xiàn)代理念,使得今天的觀眾耳熟能詳、喜聞樂見,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值得驕傲的是,《大唐貴妃》的主題曲《梨花頌》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京劇人一段“不忘初心、守正創(chuàng)新”的佳話?!独婊灐肥敲份峋料壬瞰I給觀眾一份最好的“梅派禮物”,他用另外一種方式完成了梅蘭芳先生的心愿。我作為梅派弟子,能夠主演《大唐貴妃》并傳唱這首《梨花頌》,也完成了恩師梅葆玖先生的一個夙愿。
中國藝術報:過去的5年里,您在“戲曲進校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此過程中您有哪些收獲?
胡文閣:這5年里,我隨中國文聯(lián)走基層,到偏遠山區(qū)為當?shù)氐暮⒆觽冞M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表演和講座。能讓當?shù)氐暮⒆恿私鈬饩﹦?,是我作為一名京劇人值得驕傲的事情。今?月,我隨中國文聯(lián)走進云南石林的一所少數(shù)民族學校,為當?shù)?000多名孩子講解、示范、表演京劇。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并積極提問,我一一作了回答。講座結束后,讓我非常意外的是有很多孩子特意追到門口和我告別,讓我非常感動。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不是不喜歡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而是缺少這樣的機會。所以,非常感謝中國文聯(lián)給我這樣的機會,讓我可以走近邊遠山區(qū)的孩子們,讓他們真正認識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因為那是我們的根。
中國藝術報:作為京劇梅派第三代傳承人,請您談談對于梅派藝術傳承與發(fā)展的思考。
胡文閣:我們經常感嘆,梅蘭芳先生在藝術上達到了一種難以超越的“化”的境界?!盎钡绞裁礃映潭饶兀课覀兛戳粝聛淼挠跋褓Y料,尤其梅蘭芳先生演的一些傳說中的仙女,比如洛神、天女、嫦娥的時候,會感到無限的美、無限的向往。他的藝術就像一幅中國畫,有一種寫意的美、一種可以去無限放大想象的美。再比如看梅葆玖先生的表演,我會感覺到他在舞臺上清新脫俗。雖然當時已經70多歲了,但他演西施、洛神、楊玉環(huán)等人物時傳達出的那種神秘、高雅的藝術體現(xiàn),是我們這一代演員要不斷再學習的。
演員的本職工作就是好好地表演,踏踏實實地完成舞臺上每一個要完成的動作,全身心地詮釋自己的藝術人生。作為梅派第三代傳承人,不僅要把傳統(tǒng)的梅派藝術老老實實地繼承下來,更要學習梅蘭芳先生對藝術的與時俱進,來完成我們今天所要完成的任務——走到老百姓身邊,弘揚主旋律,把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結合起來,給老百姓帶來更多喜聞樂見的節(jié)目。我想這是我在這5年之中要好好總結的,也是未來要完成的任務。
閱讀推薦
潘魯生:以民間文藝服務人民生活
掃一掃瀏覽視頻
鄧長青:荊楚文藝勇?lián)?/strong>
掃一掃瀏覽視頻
平志英:扎根人民碩果盈
掃一掃瀏覽視頻
孫媛媛:把音樂帶給山區(qū)孩子
掃一掃瀏覽視頻
中國文聯(lián)理論研究室 中國藝術報社聯(lián)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