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動派壓迫下斗爭和發(fā)展的革命文藝
十年來國統區(qū)革命文藝運動報告提綱
茅 盾
一、緒論:“在種種不利條件下,我們打了勝仗!”
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快要大功告成,全中國的解放已為期不遠。所謂“國統區(qū)”即將完全 成為歷史的名詞了。但是若干年以來,中國的進步的革命的文藝運動一方面固然在解放區(qū)中
自由地生長,一方面卻長期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地區(qū)內受折磨、受摧殘而進行著苦斗。我們 現在就來總結一下近十年來國統區(qū)文藝運動的成果。
國統區(qū)的文藝運動和解放區(qū)的文藝運動所處的環(huán)境,不待說是有顯著的區(qū)別的。在國統 區(qū),政權是在壓迫人民的反動派手里,他們對于進步的文藝工作者用盡一切方法來迫害和壓
制;在反動統治下,群眾運動的發(fā)展,受到種種嚴厲的限制,文藝工作者沒有充分的機會去 和人民群眾接近。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文藝工作者的主觀上的缺點也就更易于滋長。但是
不管我們在文藝思想上曾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在創(chuàng)作上曾存在著若干嚴重的缺點,國統 區(qū)文藝運動還是有其顯著的成就的。從斗爭的總目標上看,國統區(qū)與解放區(qū)的文藝運動是一
致的;從文藝思想發(fā)展的道路上看,雙方在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而就國統區(qū)的革命文藝運動 的主流來說,最近八年來也是遵循著毛主席的方向而前進,企圖同人民靠攏的。國統區(qū)的文
藝工作者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三重壓迫下,和日本帝國主義、美國帝國主義、國民黨 反動派斗爭,固守著自己的崗位,對于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對于在反動統治下的民主運動,
對于人民解放戰(zhàn)爭,都起了積極的推動或配合的作用。反動派扼殺新文藝運動的企圖,從來 沒有成功過。
我們可以把這十年來國統區(qū)內的文藝運動,劃分為如下幾個時期,來說明它是怎樣地配合 著政治形勢的發(fā)展而進行斗爭的。
從抗日戰(zhàn)爭開始到武漢陷落后一年半的時間(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三八年底),這算 是第一個時期。當抗日戰(zhàn)爭初起,全國文藝工作者都非常興奮,立即組織了許多演劇隊、抗宣隊,到農村和部隊中去,寫出了許多短篇和小型的作品,如短篇小說、報告、活報、街頭
劇、報告劇、墻頭詩、街頭詩等。盡管這些作品還存在著嚴重的缺點,但沒有人能夠抹煞它們在抗戰(zhàn)初期所起的宣傳作用。特別是抗戰(zhàn)歌曲,響遍窮鄉(xiāng)僻壤,起了很大的宣傳作用。而
且許多文藝工作者到戰(zhàn)地和鄉(xiāng)村去實際工作,和人民接觸的結果,不特使他們擴大了視野, 豐富了題材,同時還使他們感覺到自己的作品并不適合大眾的需要,因而企求追尋新的東西
。在這個時期,就有大批的文藝工作者跑到解放區(qū)去,而同時,所謂舊形式利用的問題,也 被認真地提出來了。
第二個時期是從武漢陷落后,中間經過一九四一年初的皖南事變,直到抗戰(zhàn)結束的前一 年。在這長長的五六年間(一九三九——一九四四年),國民黨反動派對于抗日戰(zhàn)爭始終采取
消極態(tài)度,或企求外國干涉而與日寇妥協,或簡直企圖向敵人投降,最后則又把勝利的希望 完全寄托在美帝國主義的“援助”上面,而同時,對反共反人民卻越來越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
進步的文藝運動所受到的迫害也就愈來愈嚴重。在反動派的檢查制度下,凡接觸現實問題的 作品就難得有出版和上演的機會。在白色恐怖下,進步的文藝作家隨時有進集中營的可能。
一部分作家,由于身受嚴重的政治和經濟的壓迫,而表現了消沉的情緒,但整個說來,文藝 工作者并沒有因此而失去對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信心。共產黨領導下的在敵后堅持抗戰(zhàn)的軍民大
眾的偉大力量,始終成為鼓舞國統區(qū)一切文藝工作者加強其信心的基本動力。在這個時期中 ,國統區(qū)的文藝運動仍舊繼續(xù)保持與鞏固著廣泛的統一戰(zhàn)線,而對反動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
戰(zhàn)斗,小說、詩歌、戲劇等等部門,都曾出現了暴露反動統治,鼓舞人民革命情緒的作品; 例如:皖南事變以后《屈原》的演出,引起熱烈的回響,在當時起了顯著的政治作用。
第三個時期是從一九四四年下半年日本法西斯深入進攻湘桂諸省到勝利的前夜。在這一個時期 ,國民黨反動派已公開和敵偽往來,經濟的危機日益嚴重,對文藝界的壓迫也日益加烈,但
是就在這個時期,在成都、昆明、桂林、重慶都發(fā)生了學生運動,隨著,在國統區(qū)內的民主 運動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嚴重壓迫而高漲起來。文藝運動立刻參加到了這時候的民主運動中
。許多民主的集會通過文藝講習會,文藝座談會的方式而舉行。在許多的群眾運動中,群眾 自己創(chuàng)造了活報、漫畫、等等鼓動性強烈的作品,收得了巨大效果。有些作家投身到民主運動
的前列,直接參與政治活動;在作品上,則除戲劇以外,短小精悍的政治諷刺詩與雜文又盛行起來,特別是漫畫展覽成了暴露反動派黑暗的斗爭的武器。
第四個時期是抗戰(zhàn)結束以后,經過舊政協前后以至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這幾年間。在這個時 期日本帝國主義雖已經垮臺,但國民黨反動派卻勾結美帝國主義企圖使中國完全殖民地化,
把全中國人民變成美帝的奴隸。在國統區(qū)內的愛國民主運動中,莫不有文藝工作者的參加。 有些作家們的詩歌,雜文,成了群眾運動中的武器。到了一九四六年七月,國民黨反動派在
美帝支持下悍然發(fā)動全面的反人民反民主的內戰(zhàn),并頒布“戡亂”法令,封閉報館,查禁書 刊,迫害作家,暗殺綁架,肆行無忌,但是無論國民黨反動派如何壓迫,進步的文藝工作者
還是堅持崗位。在這里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電影藝術。由于電影藝術界同人的努力,雖在國民 黨重重封鎖之中,還是竭盡可能制作了好些優(yōu)秀的作品,幫助群眾從現實生活中分清是非,而起了鼓動群眾的作用。在上海及其他大城市中的反美、反饑餓、反戡亂的群眾運動中,文
藝工作者都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而一部分到了香港的文藝工作者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總目標下進行工作,所起的影響不僅限于海外各地的華僑,而且還滲透了國民黨
反動派的封鎖而到達國統區(qū)內的人民大眾中間。
此外,也應當鄭重指出: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淪陷區(qū)的各大都市中,地下的進步文藝工作 者大都能堅持崗位,以各種方式,與敵偽斗爭。特別是上海的進步文藝工作者曾經與中國共
產黨地下工作者取得聯系,開展了文藝界的抗日統一戰(zhàn)線,動員并號召一切富有民族意識的 文藝工作者(包括地方戲及其他民間藝人),采取各種靈活的方式,例如雜文以及改良平劇等
等與敵偽的宣傳作了持久的斗爭。
最后,也應當有幾句話講到十年來的組織活動。抗戰(zhàn)初年,國統區(qū)就有了“中華全國文 藝界抗敵協會”(日本投降以后叫“中華全國文藝協會”)的組織,廣泛地團結了各抗日階層
的文藝工作者,并動員與組織他們參加了許多工作和活動。無論抗戰(zhàn)初期的抗日宣傳工作, 后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民主斗爭,以及國民黨反動派發(fā)動反人民的內戰(zhàn)以后的反內戰(zhàn)反迫害
反偽憲法運動,文協都做了許多工作,一直堅持到最后,這個團體都還是為進步文藝工作者 所領導的。
總而言之,十年來國統區(qū)的進步的革命的文藝運動,就整個看來,是能夠配合著各個時 期的革命形勢在思想斗爭上起了積極作用的;盡管反動派的壓迫如何殘酷,思想統制如何嚴密,然而進步的革命的文藝工作者始終善于靈活作戰(zhàn),紆回曲折,此仆彼起,乘虛伺隙,互
相呼應,終于能夠沖破了反動派的壓迫,擊垮了一切反動的文藝活動,而打了勝仗。它之所 以能打勝仗,基本的原因,在于進步的文藝運動是和站在人民大眾立場的人民革命運動的
方向,完全一致的。正因為此,進步的革命的文藝運動才有著反動派無論如何也壓不死的力量 ,它在群眾中所起的積極影響,反動派無論用什么方法也抵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