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報:知名媒體豈能刊登“小三宣言”!
一則“張?zhí)敝隆扒叭螐執(zhí)薄⒈痪W友稱為“小三宣言”的廣告8月20日赫然登上了《南方都市報》,其囂張、霸氣和低俗,讓人嘆為觀止。廣告挑逗意味明顯,“你放手吧”、“輸贏已定”、“好男人,只屬于懂得搞好自己的女人”、“天下無三”等詞句十分醒目,一時在網絡上瘋傳。人們先是大跌眼鏡,紛紛猜測何人敢發(fā)如此言語,隨后得知居然是某化妝品策劃的系列商業(yè)廣告,當即引起公眾強烈批評。如今廣告被叫停,工商部門以涉嫌違法對其啟動了立案調查程序,很好。
就像一段劇情,“天下無三”廣告留足了懸疑、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先驚世駭俗吸引眼球,又利用人們的猜測擴展影響。從制造話題到帶動傳播,可謂深得傳媒“創(chuàng)意”之三味。但此次廣告的所謂“三味”,挑釁倫理,宣傳不良價值觀,低俗惡趣,簡直是赤裸裸的賣丑。我國《廣告法》規(guī)定,廣告內容應“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yè)道德”,不得“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疤煜聼o三”廣告明顯“劍走偏鋒”,其“創(chuàng)意”俗不可耐,當事報紙在有相應審稿流程的情況下,還是給廣告放行,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據(jù)報道,當事報紙事后稱是“誤判”,審稿流程是“對照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等,從而才把它放出去的”。在對照了法律法規(guī)之后,當事報紙仍然“誤判”,言外之意,“小三”在現(xiàn)代社會并不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甚至可以廣而告之。如此荒唐的邏輯,與其說是解釋,毋寧說是推脫,用“誤判”為廣告“擦邊球”讓行,從而使之走向無底線的深淵。
商業(yè)要賺錢,媒體要創(chuàng)收,這是可以理解的。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許多廣告也遵循著這一原則,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范圍內發(fā)揮著積極的商業(yè)效應。但是,總有那么一些人,創(chuàng)意是“唯眼球論”、“唯影響論”,于是盡日琢磨窺私欲、享樂欲等人性的陰暗面,進而量身定做傳播的內容,去挑逗、迎合這些低俗、惡俗的趣味。如此創(chuàng)意,踩的是法律法規(guī)和倫理道德的邊線,走的是“下三路”的“擦邊球”路數(shù),一次又一次地不斷探底社會的承受度和忍耐力,只要炒作起來了,無論惡名罵名,都算成功,可謂利字當頭不要臉。
“天下無三”的廣告模式,就是對“擦邊球”無底線的僥幸心理。而“小三宣言”能夠堂而皇之登上一家不乏影響的報紙廣告版,更是讓人驚詫莫名。
廣告是什么?廣告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要,通過一定形式的媒體,公開而廣泛地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其廣告或多或少也都會起到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作用,比如“我能”、“一切皆有可能”等廣告語。如今的“天下無三”廣告,以創(chuàng)意之名,行污染公眾視聽之實,看似新穎,實際已是想象力枯竭。這樣的廣告和刊登這樣廣告的媒體,成為公眾批評的靶子也是必然。
無論以“創(chuàng)意”為借口還是用“誤判”來推脫,公眾自有社會道德的一桿秤?!疤煜聼o三”廣告的“續(xù)集”被叫停,筆者認為,這樣有悖于公序良俗的媒體行為,有關部門必須堅決叫停,嚴肅處理。(關戈)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