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下的“國旗阿媽啦”
2月22日,是2012年藏歷水龍新年,廣大藏族群眾在購年貨、以民族方式過新年的同時,又多了另外一項慶祝的形式——掛國旗和領(lǐng)袖像,以表達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無限感激和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
在西藏日喀則地區(qū)聶拉木縣樟木鎮(zhèn)幫村,有一位101歲的老阿媽次仁曲珍,她風(fēng)雨無阻地堅持升降國旗47年,16900多次,她用最直接、最樸素的方式表達了一個普通共產(chǎn)黨員對黨的深深敬意和對國家的熾熱情懷。曾經(jīng)長期在西藏基層工作的西藏文聯(lián)作家楊年華深入幫村采訪次仁曲珍,帶著一種敬仰和震撼的講述,讓我們走近——
喜馬拉雅山下的“國旗阿媽啦”
2009年,阿媽啦因連續(xù)升降旗次數(shù)最多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后與部隊官兵合影
為了撰寫報告文學(xué)《國旗阿媽啦》,我深入到西藏日喀則地區(qū)聶拉木縣樟木鎮(zhèn)幫村采訪“國旗阿媽啦”(阿媽啦,藏語中意為敬愛的媽媽)次仁曲珍,其間的所見所聞著實讓我吃驚不已。說實話,這次寫《國旗阿媽啦》是我在創(chuàng)作報告文學(xué)過程中的第二次感動了,并且是一種帶著敬仰與震撼的感動。
2011年1月4日,在我采訪完就要回拉薩時,更讓我感到震驚而又榮幸的一件事發(fā)生了,國旗阿媽啦為了表達她的決心,讓幫村的羅布書記代筆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夏爾巴人聯(lián)名按手印的決心書,讓我轉(zhuǎn)交給黨中央胡錦濤總書記和時任自治區(qū)黨委張慶黎書記,說是決不辜負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贈送給她的這面五星紅旗……
所有這些,讓我感覺肩負的重擔(dān)不輕,因為國旗阿媽啦這種舉動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無比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金珠瑪米”的到來讓阿媽啦第一次見到國旗
“國旗阿媽啦”1910年出生,夏爾巴人,家住西藏日喀則地區(qū)聶拉木縣樟木鎮(zhèn)幫村,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65年至今,老人連續(xù)47年升降國旗。
樟木山險溝深,土地貧乏。西藏和平解放前阿媽啦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很困難,她依賴編織竹制品來維持生活?!拔覀兡菚r候先上山砍伐竹子編織成筐、墊之類的竹制品,然后順溝而上走5天到聶拉木宗繳納賦稅、換取食鹽;順溝而下,步行10天到尼泊爾王國的巴爾比斯鎮(zhèn)換取糧食,返回途中向尼泊爾海關(guān)繳納8個尼幣關(guān)稅,回到樟木還要向樟木的頭人進貢。一個完整的過程需要大約30天時間,出發(fā)時背負的5件竹制品,先后繳納3次稅賦,花約20天的時間走路,除去層層剝削和路上的口糧,最后到手的只有八九斤糧食。如果中間再有嘎廈政府的差役和頭人的役使,大家就更難以養(yǎng)家糊口了?!奔殧?shù)血淚書寫著當時的賬本,國旗阿媽啦憤慨地說,“在舊西藏,我是一個在頭人壓迫之下掙扎在懸崖邊上的背夫。我的血都被他們榨干了,自己卻一無所有,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足跡,能帶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p>
1961年初,高舉五星紅旗,身穿黃綠軍衣的“金珠瑪米”(藏語,指解放軍)來到了幫村,趕跑了村里的頭人,在這里安營扎寨,要為勞苦大眾開山修路??僧?shù)氐泥l(xiāng)親們并不知情,老人和其他貧苦的人們剛開始不僅顯得無動于衷,而且還著急得心慌。他們不清楚這隊人馬會給他們帶來什么樣的結(jié)果,更不明白他們?yōu)樯兑L期在此駐扎??墒橇钏麄儧]想到的是,這些軍人絲毫沒有要他們支差的意思,相反,當他們看到鄉(xiāng)親們干活辛苦時,都會微笑著過來挽起袖子出把力,幫上一把,看到了負重的人,他們也會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路,上前幫忙護送,從不計較回報?!澳阋墙o予東西報答,他們會表露出不高興的樣子,會說出一大籮筐道理,善意地推辭,從未要過大家一分一厘的報酬。”皮鞭下干活的鄉(xiāng)親們哪里感受過這融融的人間溫情?更搞不清這支部隊的來龍去脈,可他們心中有了這么一個底子,這支部隊與以往的部隊大不一樣,肯定有些來頭,絕對不是空穴來風(fēng)。不能確定之前,大家只好觀望,等弄明白究竟想干什么再作打算。
隨著解放軍開山的炮聲在樟木溝一炮接一炮地炸響,一條路隱隱約約地展現(xiàn)在大家伙的面前,到了此時大家才突然明白,這支部隊不是為欺壓他們而來,這是毛主席派來的“金珠瑪米”,是專門為大家修路的。也就在那一刻,阿媽啦的心里亮堂起來,她感覺到,“金珠瑪米”就是農(nóng)奴們救苦救難的菩薩兵,苦日子就要熬到頭了。特別是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這是阿媽啦第一次見到國旗,在她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阿媽啦第二次見到國旗是土地證上的國旗。工作隊的人還給家家戶戶發(fā)了國旗,大家都把國旗插在自己的院中,從這天開始,國旗阿媽啦也跟大家一樣把國旗插在了院子里,一堅持就是47年。
她把對祖國的熱愛融入到五星紅旗中
2008年,阿媽啦被西藏自治區(qū)評為“愛國守法模范”,在“大物證——紀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物品征集活動”中榮獲“十大物證”獎,還被中央電視臺提名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之一;2009年阿媽啦被授予西藏自治區(qū)“愛國模范”稱號,接受天安門國旗護衛(wèi)隊贈送的國旗,獲“每日升國旗持續(xù)年數(shù)最長的人”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2010年阿媽啦被日喀則授予“首屆最感動日喀則人物”。
阿媽啦的住址如今已經(jīng)成為聶拉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逢重大節(jié)日都有干部群眾、中小學(xué)生、駐聶官兵來到老人居住的地方接受教育。每到來新兵的時候,部隊首長都會組織新戰(zhàn)士到阿媽啦家,給阿媽啦打掃衛(wèi)生,聽阿媽啦講金珠瑪米的故事,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每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學(xué)校都會帶領(lǐng)學(xué)生前來看望阿媽啦,一同升國旗。學(xué)生們經(jīng)過阿媽啦的庭院前,都會舉起手向國旗敬禮。
從阿媽啦身上,我看到了她那種樸素執(zhí)著的愛國主義熱情,看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之處,她的平凡在于她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不平凡的是她47年如一日插掛國旗的精神。
偉大的精神正是在這平凡的行為中蘊含,真摯的感動在偉大的精神中迸發(fā)。她以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愛國主義的真諦,奏響了一曲曲愛國主義、藏漢民族團結(jié)、軍民魚水情、中尼友誼的動人樂章,譜寫著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熱愛偉大祖國的時代最強音。
阿媽啦47年插掛國旗的執(zhí)著,蘊含著對新舊社會對比的深刻感悟,見證了西藏民主改革和改革開放后西藏人民生活的變遷,感受著巨變帶來的每一次震撼,見證著老人家執(zhí)著而熾熱的愛國之心。她對共和國的信念不改,對黨忠誠的信念不改,表達了她維護統(tǒng)一、反對分裂的愛國情懷。
阿媽啦用最直接、最樸素的方式表達了一個普通共產(chǎn)黨員對共產(chǎn)黨的深深敬意。無數(shù)個“次仁曲珍”正像她一樣無怨無悔地選擇了共產(chǎn)黨,跟定了共產(chǎn)黨。整整幾代人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對祖國的熱愛已經(jīng)融入到了鮮艷的五星紅旗之中。
國旗阿媽啦次仁曲珍是西藏各族人民心向黨、心向社會主義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人民的愛國典范。
雖已不能親自升降國旗,但她的信仰依然不變
101歲的阿媽啦,風(fēng)雨無阻地堅持升降國旗47年多16900多次,達到驚人的地步?!拔覒{的就是一種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曾在封建農(nóng)奴制壓迫下的一個翻身奴隸對共產(chǎn)黨的報恩?!碑斘覇査烤故鞘裁戳α恐沃龝r,老人這樣回答道。如今的阿媽啦已經(jīng)年過百歲,雖然不能親自升降國旗了,但她的信仰依然不變。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老媽媽做到了,這不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她把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把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鑄成了一座豐碑,高高屹立在中國西大門,以無窮的力量輻射向世界各國,特別是威懾著達賴集團的分裂陰謀,更將激勵13億中國人拼搏奮進、開拓進取。
每當人們看到在樟木鎮(zhèn)幫村飄揚的五星紅旗,就會想到阿媽啦的笑臉,她對五星紅旗的愛,早已成為偉大的愛國主義的一個代名詞,她的這種精神是西藏293萬各族人民的需要,也是13億中國人民的需要,更是當今時代的需要……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