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劍冰(第八次全國作代會代表)
有一名畫,老子揚須飄髯,騎一頭青牛上。老子騎牛而非騎馬或驢,可是一個與道德有關的問題?那牛比他類或更具辯證法。老子就這樣于東來紫氣中,騎著步履穩(wěn)健的青牛進入了函谷關。其時四面山峰聳峙,古木參天,唯一峽谷雄關在夕陽中峭立。
老子登上函谷關的時候,他那瞇著的眼睛放出一線光芒,靈感隨之漫涌而出。老子此時一定看到了那個離此關不遠的小秦嶺。可能老子致力于成文《道德經(jīng)》,也可能青牛上不了2400米的最高峰,老子與那個叫做老鴨岔垴的地方擦肩而過了,但他的思想繚繞在了那個高峰。
數(shù)千年過去,我等溯黃河而上,從函谷關逶迤而來,直奔老鴨岔垴。為何叫老鴨岔垴呢?這或許也是一個道德問題。
路盤桓而上,越往上越開眼。滿山盡是野趣天然,那些林,想怎么長就怎么長,有力量的獨個躥,沒力量的抱團長,長不動了就躺下來。那些石,不知是山生出,還是天上掉下,橫七豎八,立著、蹲著、卡著、懸著,各具姿勢,有的駿馬奔馳,有的巨象吸水,有的說是老子對弈。鳥就在林上盤旋,在石上蹦跳,一忽驚翅而飛,不知是赤狐跑過,還是豺狼跳過。不怕的是飛鼠,活躍著眼睛看著四周動向。
鉆過一線山峰,正覺熱,涼涼一股水汽襲來,原來是棗香河,自峽谷中跳蕩。果然一股秋棗的味道滿懷里灌,直讓人吸了這口,趕快吸那口。上到老鴨岔垴,萬千江山,盡收眼底。一群美麗的鳥,于色彩斑斕的叢林之上,左旋一陣,右旋一陣,興奮得不知道怎么飛。秋葉正紅,叢叢疊疊,直把老鴨岔垴擎上天去。山嵐隨著云岫裊裊而生,嵐云起處,陽光隨風翻卷,一些翻到葉子上面,一些翻到葉子下面,一片片的葉子嘩嘩啦啦爆紅了整個秋天。
想起那句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老子真老子??!
老子要是在這里打坐,或更有一番情懷。
老鴨岔垴以中原最高峰的姿態(tài),同函谷關遙相呼應,呼應中回應的是靈寶。過了這靈寶之地,過了這雄關高嶺,就是陜西平川了。
當老子騎著青牛離中原越來越遠的時候,老子一定是戀戀不舍的,沒有這靈寶之地,他可能完不成《道德經(jīng)》。有人說:“《道德經(jīng)》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蹦岵啥荚谄渲邢硎懿槐M。老子西出函谷關后就沒有了蹤影,他是不知道把自己的形骸放在什么地方,還是執(zhí)意想把自己的形骸放在什么地方?其實他要是留在函谷關或者小秦嶺,他就不會“不知所終”了。
再過函谷關,猛然回頭時,老鴨岔垴怎么就像端坐的老子,沉入五彩的夕輝中。老子,他把一世英名留在了一個讓人高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