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時間: 下午1點半 (約3時間, 設答問交流時段)
地點: 杭州拱墅區(qū)金華路166創(chuàng)意園F5-1
出席名額: 50人
報名: 電話 0571-88280917 15345883126 隋小姐; QQ:394424306(塵晨)/1355073211(空谷幽蘭)
《美麗人生》——吳家林攝影展
序
當今的中國,迅猛發(fā)展的經濟大潮中,越來越多的國人,漸漸變得浮躁,變得尖銳,變得空虛。我們開始迷惘,我們開始抱怨,我們抨擊一切憤怒一切,但結果,我們還是不滿足還是痛苦。雖然政府早就做出明確的指示,“和諧”是一切的主題,但離這個目標,我們似乎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怎樣能把生活過得更有滋味更加精彩,這其實是每一個中國公民都要考慮并為之付出努力的責任。
一個藝術家,一個稱得起嚴肅的有責任的有貢獻的藝術家,他應該想著為社會的進步做點什么。都說畫品如人品,我們習慣于把一個人的偉大的人格和他的作品的偉大聯(lián)系在一起。攝影是很娛己的一門技藝,拿起相機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快樂,但拍出來的照片,能帶給別人快樂,帶給這的時代一點痕跡,這是需要一種偉大的人格的。在吳家林的鏡頭里,我看看到了他的幸福:殘敗的瓦房,不完全代表生活的凄苦;辛勤的勞作,不完全代表生活的艱辛;清淡的伙食,不完全代表生活的苦難。。。在吳家林的鏡頭的“決定性瞬間”中,他向我們表達了一幅幅平靜充實又趣味橫生的生活景象,讀著吳家林的影像作品,不禁讓人想起羅貝爾特.貝尼尼的著名電影《美麗人生》,外部的環(huán)境再艱苦,也不能泯滅內心的美麗。不要再抱怨,不要再傷感,生活,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你的現(xiàn)實。去面對吧,我們一起樂觀面對。
“與人相處,不要功利,不要實用主義,要純粹。這是人類最美好,最可貴的東西。”吳家林的這番平淡而又深遠的話語,正是我們去實現(xiàn)“和諧社會”這一個偉大目標的致勝法寶。所以,我們用《美麗人生》這四個字來為吳家林老師的攝影展做標題,就是想讓吳家林鏡頭中純粹的美好的心靈的表達,來為我們疲乏的空蕩的心靈,添加一點愛,增加一絲暖。。。
吳家林
1942年,出生于云南昭通。
1968年,開始自學攝影。
1981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
1995年,美國《當代攝影家》(PHOTOGRAPHERS)辭典,入選“吳家林條目”及《云南山里人》作品。
1997年6月,《云南山里人》系列作品,獲美國瓊斯母親基金會國際紀實攝影獎,并應邀到紐約領獎,第一個中國攝影家獲此獎項。
1998年,由世界攝影泰斗亨利·卡迪爾·布列松指定、應英國維多利亞藝術博物館館長邀請,為亨利·卡迪爾·布列松攝影精品展的中國部份撰寫?zhàn)^藏評論,在該館永久性陳列。
2002年,云南新聞圖片社社長崗位退休后成為自由攝影家。
2003年,代表作《拉家常·成都1999》,被收入《亨利·卡迪爾·布列松的選擇》影展及畫冊,入選者均是世界大師級攝影家,其中46人已作古,健在的僅39人,全世界首位華人攝影家獲此殊榮。
2006年11月,《吳家林·中國邊陲》作品集,進入世界攝影大師系列作品叢書(法國著名的攝影“袖珍黑皮書”)出版,同名攝影展也在當年巴黎國際攝影節(jié)隆重展出。該書的出版標志著吳家林已躋身世界攝影大師之列,全世界首位華人攝影家獲此殊榮。
1989 ——2010年,其個人攝影展曾多次在巴黎國際攝影節(jié)和美國休斯頓國際攝影節(jié)展出,先后在德國赫爾騰國際攝影節(jié)、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瑞典斯德哥爾摩藝術博物館、莫斯科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法國法布爾藝術博物館、巴西藝術博物館、美國達拉斯PDNB畫廊以及中國臺灣、香港、北京、上海、平遙、連州、西安等地展出。上百幅作品被上述機構及收藏家收藏。數(shù)十幅作品曾在法國《攝影大師眼中的貓》畫冊、英國《世界100位攝影新秀》畫冊、新西蘭《人類·愛情·家庭》畫冊、美國編輯出版的《中國五十年》畫冊及《紐約時報周末畫報》、《美國新聞周刊》、《紐約秋季時尚》等刊載。
出版的作品集:
《吳家林·云南山里人》(1993);
《吳家林·時光》(2004);
《吳家林·瞬間邊地》(2005);
《吳家林·保山》(2006);
《吳家林·中國邊陲》(2006法國岱樂比爾出版社·法文版);
《吳家林·邊地行走》(2007);
《吳家林·故鄉(xiāng)昭通》(2007);
《一枚硬幣的兩面——吳月華、吳家林攝影集》(2009美國視覺出版社·英文版);
《吳家林·玉溪》(2010);《吳家林·秘境臨滄》(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