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建設網上文藝之家成為文聯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舉措
互聯網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不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也給各行各業(yè)創(chuàng)新帶來歷史機遇,并已深刻改變了文藝生態(tài),成為傳播人類優(yōu)秀文化、推動文藝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工作報告對未來五年文聯工作發(fā)展作了全面部署——
“哪里有文藝工作者,文聯、作協(xié)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向文聯、作協(xié)提出的明確要求。在互聯網深刻改變人民生活和文藝生態(tài),成為傳播人類優(yōu)秀文化、推動文藝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的今天,如何適應時代變化、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延伸服務手臂,是文聯、作協(xié)必須面對的時代新課題。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在第十次全國文代會所作的工作報告中,對今后五年深化文聯改革,更大力度地服務大局、服務人民、服務文藝工作者,推動文藝繁榮發(fā)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積極建設網上文藝之家”成為創(chuàng)新聯絡協(xié)調機制,更加有力地凝聚各方面文藝工作者的主要舉措。報告強調“要深刻把握網絡文藝發(fā)展和傳播的特點和規(guī)律,積極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積極建設網上文藝社區(qū)、網上作品推介平臺和網上交流互動平臺,運用新媒體新載體,為廣大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展示、推介、評論優(yōu)秀作品創(chuàng)新服務渠道。深入實施中國文藝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工程,積極探索‘互聯網+文聯’‘互聯網+協(xié)會’等工作模式,創(chuàng)建網上工作服務管理平臺,為會員聯絡、信息發(fā)布、藝術展示、成果交流、權益保護等業(yè)務拓展有效的信息化服務,不斷提升網上引導力度,努力實現文聯工作線上線下同步運行,合力建設一個溫馨和諧的網上文藝家園?!?/p>
“建設網上文藝之家”的工作目標引起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熱烈反響。各地文聯負責人紛紛表示,“互聯網+文聯”是大勢所趨,“積極建設網上文藝之家”的戰(zhàn)略部署,事關文聯改革發(fā)展全局,是文聯工作模式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革命性舉措。重慶文聯有關負責人說,“數字文聯”已經列入重慶市文聯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標。四川省文聯有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將加快四川文藝資源數據庫建設步伐,并深化對四川文聯信息化工作平臺的思考和設計。江蘇省文聯、長沙市文聯、廣州市文聯等負責人表示,要在前期文藝網站、文藝信息資源庫建設的基礎上,加快建設進度,拓寬建設廣度,迅速在會員聯絡服務、藝術推介展示、權益保護、互動交流等方面推出“互聯網+”平臺和渠道。
福建省影協(xié)主席章紹同認為,積極建設“網上文藝之家”是對新時期文藝工作現狀做出的全新判斷和理性思考,符合時代潮流和當下文藝發(fā)展的新形式,對于占領網上文藝陣地具有戰(zhàn)略意義。重慶市書協(xié)主席漆鋼說,要善于運用新媒體,加強藝術作品的網絡宣傳,讓藝術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為人民服務,使來源于生活的藝術能回到生活中去。臺灣師范大學名譽教授江明賢也呼吁中國文聯“網上文藝之家”向臺灣藝術家開放,成立海峽兩岸文藝資料庫,使海峽兩岸藝術家共享資源,相互學習。
近年來,中國文聯黨組一直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工作,大力推動網絡文藝發(fā)展和“網上文聯”、網上文藝陣地的建設。2011年11月,升級改造后的中國文藝網上線開通,為“網上文聯”建設破題起步;2012年9月,成立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成為文聯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支撐單位;2013年10月,召開中國文聯網絡與信息工作座談會,全面推動“網上文聯”建設步伐;2014年9月,制定推出《中國文聯關于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意見》,為“網上文聯”做出明確的頂層設計。在中國文聯統(tǒng)一部署下,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深入開展中國文藝網、中華文藝資源數據庫、文藝資源云平臺等重點工程建設:新建或升級了中國文藝網、中國民協(xié)官網、中國書協(xié)官網、中國影協(xié)官網、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官網、中國文藝志愿者官網等一批文聯網站集群;中華文藝資源數據庫已經具有超過600億文字、50余萬張圖片、60多萬分鐘音視頻的數字資源,其子庫“中華文藝人才數據庫”采集、整理了11萬多國家級文藝人才名錄和1萬余省市級藝術家名錄和初步資料,規(guī)模化建設了5000個大家名家的數字藝術館,已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文藝人才信息數據庫。中國影協(xié)、中國舞協(xié)、中國曲協(xié)等紛紛和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合作,共建資料數據庫,迄今已經整理了相當數量各藝術門類重要歷史資料。四川省文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文聯、河北省文聯、廣州市文聯、南京市文聯、長沙市文聯等地方文聯也相繼與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合作,建設起一批地方文藝資源數據庫和文藝家數據庫,匯聚了一批具有地方、地域、民族特色的文藝資源。
在硬件設施建設、傳播應用平臺建設、資源數據庫和網站集群建設、網絡安全保障建設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互聯網+文藝”的探索越來越深入,“網上文聯”呈現出諸多亮點。2015年,首次將第十一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第六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第25屆全國攝影藝術展等文聯系統(tǒng)舉辦的大型“國展”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搬上互聯網,為重大展覽與互聯網結合做出了創(chuàng)新示范。2016年,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線投票獲得2000多萬張網絡選票,成為“互聯網+”環(huán)境下對文聯權威文藝品牌獎節(jié)活動在線運作模式的成功探索。同一年,中國文聯啟動中青年網絡文藝人才培訓工程,首屆培訓班在京舉辦,學員有近四分之三來自新文藝群體,成為中國文聯團結服務新文藝群體的一次創(chuàng)新突破。中國文藝網的內容建設近年來也不斷加強,制作推出的一系列專題先后獲得了國家網信辦指導的“百項網絡正能量專題活動”、文傳榜·2015網絡“十大國學作品”、“十大國學頻道”評選的表彰,影響力越來越大。
第十次全國文代會期間,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在小范圍試用了正在建設中的移動APP“文藝云”,文藝云APP整合了包括中國文藝網、文藝人才庫、作品庫、獎節(jié)庫、典籍庫、活動庫、資訊庫、專題庫、文藝工作文獻平臺、數字文聯史、文藝家社區(qū)、中華數字美術館在內的一系列信息化建設成果,并力圖將網絡覆蓋到區(qū)縣級文聯網站和數據庫,成為各全國文藝家協(xié)會、各地文聯聯絡文藝工作者、呈現文藝成果的一個重要窗口和平臺。在聚合的龐大數據資源基礎上,文藝云APP還推出了專門服務文代會的代表資料庫、文藝界五年成就數據庫、歷次全國文代會資料庫等專題數據庫,獲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來自廣東省文聯、南京市文聯的文藝家代表在體驗后表示,希望通過加強和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的合作來推進地方文聯的信息化建設。來自重慶文聯的文藝家代表說,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的建設成果和建設思路給重慶“數字文聯”的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來自四川省文聯、長沙市文聯等地代表也表示將更加緊密地與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開展合作。黑龍江省文聯、武漢市文聯在文代會后也迅速開展動作,積極謀劃申報文藝信息化建設項目。
隨著文聯深化改革工作的全面啟動和“互聯網+文聯”戰(zhàn)略的全面實施,積極建設網上文藝之家,已經是廣大文藝家、文藝工作者的共同期待,也正在成為全國文聯系統(tǒng)工作者的深刻共識。積極運用網絡新技術,拓展網上服務新領域,創(chuàng)新網上工作新方式,在“互聯網+”時代,已經成為擴大文聯組織新覆蓋、建設網上文藝新陣地、謀求文聯事業(yè)新發(fā)展的迫切要求,是文聯系統(tǒng)占領當前和未來工作主動權的一項戰(zhàn)略選擇。隨著中國文聯“互聯網+文藝”、“互聯網+文聯”行動計劃的逐步展開,隨著當下各級文聯信息化建設共建共享格局的初步形成,隨著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具有專業(yè)性、權威性、開放性的文藝大數據平臺和文藝信息資源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一個溫馨和諧的網上文藝家園正在快速建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