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社火”“虎頭鞋制作”“山村皮影戲”“泉州提線木偶”“霍童線獅”“打樹花”……在我國第10個文化遺產(chǎn)日到來之際,6月12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攝影展亮相國家圖書館,讓觀眾通過感受攝影人鏡頭下的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藝術傳承及文化成果,自覺參與到非遺保護的行動中來。
為促進民眾對非遺的關注、珍視和保護,記錄非遺在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獨特作用,文化部于去年7月啟動了“非遺傳承,人人參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攝影”活動,共征集攝影作品37000幅(組)。經(jīng)評審,205幅(組)作品獲獎。本次攝影展展出的即為該活動的獲獎作品。
國家圖書館近年來積極配合非遺保護工作,以“我們的文字”“蠶絲織繡”“中國年畫”等為主題,將那些與非遺相關的傳統(tǒng)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等與國家圖書館的館藏文獻相結合,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展覽、展演、講座、論壇等活動,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我國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資源,宣傳非遺保護理念。本次展覽由文化部主辦。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將持續(xù)一個月。(記者 王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