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面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zhàn),中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極不尋常的年份創(chuàng)造了極不尋常的輝煌。
在“攻堅”之年加入“攻堅”行列,在“收獲”之季參與“收獲”勞作。在這極不尋常的年份,中國文聯(lián)網(wǎng)絡文藝傳播中心聯(lián)合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組織起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副刊編輯、作者在內(nèi)的一支新聞媒體工作者和文藝工作者隊伍,深入基層,重返他們在過去20年中曾經(jīng)到過、訪過的貧困地區(qū)、貧困村鎮(zhèn),以今昔對照的視角,通過他們手中的筆和鏡頭,重溫一個個令人難忘的脫貧故事,重現(xiàn)一張張感人至深的奮斗面孔,重讀一副副收獲幸福的滿足笑容,接續(xù)譜寫當?shù)貏?chuàng)造的新業(yè)績新輝煌!
精彩中國,精彩時代,精彩故事!重走采風路,共譜脫貧曲。這是一組具有特殊的歷史縱深感和現(xiàn)實感染力的故事,是一道發(fā)生于、寫就于我們身邊的時代強音!
今日推出這一采風系列中的《“編外村民”看巨變》,敬請關注。
“編外村民”看巨變
巴吉村社區(qū)入口
西藏日報記者唐大山重訪林芝,在柏樹王旁邊的巴吉村,偶遇一位名叫陳軍的安徽老鄉(xiāng)。陳軍在巴吉村住了二十一年,見證了這個藏族村莊在黨的援藏政策和脫貧攻堅政策的推動下,所發(fā)生的滄桑巨變……
巴吉村融村支兩委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于一體的綜合辦公樓
“我剛到八一鎮(zhèn)的時候,就像進了如今內(nèi)地的一個村莊。鬧市區(qū)位于今天的明旺大酒店附近,最高的建筑是林芝地區(qū)行署辦公樓,兩層,門前是砂石路。說是行署所在地,但城鎮(zhèn)建設談不上規(guī)模,人口數(shù)量有限,交通落后,貨物不暢通,生活成本很高。我決定離開那個市中心,在周邊瞅地段,決定遷到巴吉村?!?/div>
“周圍村子很多,為什么偏偏選中它?”
“一是位置,二是對未來的判斷。巴吉村位于318國道旁,徒步半個多小時能到市中心,在這兒居住生活成本大為降低,開商店盈利還可以。這是地理位置的優(yōu)越性。1998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送新一批援藏干部上崗來到林芝,當時他就去了巴吉村。這堅定了我來巴吉村的決心。為什么這樣說?我認為東南沿海的省委領導到西南邊疆的巴吉村考察,這個村遲早會發(fā)展起來。你想想,援藏資金向這兒傾斜,當?shù)卣攸c規(guī)劃建設,巴吉村的未來不是夢。第二年,我毫不猶豫搬過來了?!?/div>
“當時的巴吉村是什么樣子?”
“別提了,那時的八一鎮(zhèn)和我們老家的村落差不多,巴吉村又能怎么樣?破破爛爛、歪歪扭扭的民房七零八落地散布在這一片。村民倒是挺淳樸,沒聽說誰家富得流油,也沒聽說誰家窮得過不上生活?!?/div>
摘于 中國副刊《對話巴吉村》
如入仙境的幸福小區(qū)
“與1998年相比,2011年的巴吉村已煥然一新。不知道你有沒有在村里走一圈?”
“與內(nèi)地坐北朝南整齊劃一的新農(nóng)村相比,這里的民居都是別墅式建筑。一戶一院,占地面積較大,門朝哪個方向的都有,院內(nèi)有好多果樹。如果哪家有共產(chǎn)黨員,會把黨員的照片、名字和入黨時間張貼在門旁,挺自豪的?!?/div>
“巴吉村的可貴之處,在于村民思想上的轉(zhuǎn)變。他們利用背靠市區(qū)、緊挨國道、面向市場的區(qū)位優(yōu)勢,用政策扶持資金購買運輸車輛,很快扔掉貧困帽子,為進一步發(fā)展打下了物質(zhì)基礎?!?/div>
“駐村工作隊告訴我,援藏工作隊和當?shù)卣?011年前后對巴吉村的志智雙扶收到預期效果。挨著村邊木棧道的幸福小區(qū)屬不屬于巴吉村?”
“那些地皮以前是巴吉村的。最近這些年,林芝市區(qū)人口猛增,城區(qū)面積迅速擴大,巴吉村相當一部分土地被納入城市統(tǒng)一規(guī)劃。在米瑪帶動下,村民用分到的拆遷補償款集資1500萬元蓋起建材市場。很快嘗到出資甜頭的村民,在建巴吉物流園區(qū)時,踴躍投資??紤]到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共同富裕的宗旨,米瑪讓村民按相同的出資額入股物流園項目,2019年7月建成了一期工程。如今村集體經(jīng)濟實體有所增加,已有的廠子根據(jù)實際情況要么提質(zhì)增效,要么擴大規(guī)模。村民家家購買挖掘機,有的戶有好幾臺。”
“難道他們都當挖掘機操作手?”
“自己開挖掘機的有,大部分人家是聘請人開的,也有租出去的。不管怎么說,沒有閑著的,這些大型機械只要轉(zhuǎn)動起來,就能賺錢?!?/div>
摘于 中國副刊《對話巴吉村》
藏東南文化遺產(chǎn)博物館
“你說平臺,我想起一個問題的答案,巴吉村為啥發(fā)展越來越好,根本原因在于這里的人們主動尋找平臺、善于利用平臺?!?/div>
“那你給我詳細說說巴吉村的平臺?!?/div>
“這個平臺其實全國各地的村子都有,主要是有沒有意識到、能不能讓它發(fā)揮作用。政策說搞活經(jīng)濟,巴吉村跑運輸;政策說讓民有所居,巴吉村建設安居工程;政策說發(fā)展集體經(jīng)濟,巴吉村建了好多廠子;政策說加強民族團結(jié),巴吉村營造和諧社區(qū)?!?/div>
“那總書記說要建設美麗西藏,巴吉村是怎樣踐行的?”
“說到這里,我要實話跟你說:我的小店是保不住了,因為在國道旁,很快要被拆除?!?/div>
“作為林芝市的臉面,巴吉村建在國道邊上的這些建筑,確實給人不美的感覺?!?/div>
“之前,村民把它們租出去,掙了不少錢。如今要把這里打造成一片風景區(qū),幾個月后,這里就會長出花草樹木和一片片新綠?!?/div>
“游客會來嗎?”
“一年四季都有游客來。今年受疫情影響,旅游業(yè)受到?jīng)_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柏樹王風景區(qū)售票員說,一天還能賣出一萬多元的門票。坐在這兒,往前看到的是比日山腳下的巨柏林,往后看到的是尼洋河畔尼洋閣,這兒是游客往返于兩個景點之間的必經(jīng)之地。把這一帶美化起來,兩個景點連成一片,游客賞心悅目,村民休閑與增收兼得,巴吉村的發(fā)展肯定會再上一個臺階?!?/div>
“這是建設美麗西藏在巴吉村的具體化。那,你的小店拆了,你會心疼嗎?”
“我已接到通知,年底我的小店將不復存在。心疼是玩笑話,高興還來不及呢。今年這里消失一個小店,明年在巴吉村的某一個地方會出現(xiàn)一個多功能的大店。我要繼續(xù)和巴吉村村民一起勤勞致富奔小康。”
摘于 中國副刊《對話巴吉村》
記者唐大山(右)與陳軍(左)在小店里合影。
這篇頗具特色的對話體文章,真實反映了巴吉村脫貧致富的來龍去脈,文章以口語問答,生動有趣,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從二人的對話中,我們足以領略到林芝的山川秀美和巴吉村的田園詩意,反映出藏區(qū)人民在脫貧致富奔小康路上的精神風貌。
(編輯:張鈺童)
會員服務

全國文聯(lián)組聯(lián)工作服務平臺
進入
康保县|
岳池县|
金湖县|
凉山|
礼泉县|
容城县|
扶风县|
红原县|
汾阳市|
广西|
安国市|
通州区|
泌阳县|
黔江区|
团风县|
页游|
卢龙县|
汉中市|
江山市|
磐安县|
古田县|
六盘水市|
政和县|
桂林市|
玛多县|
青川县|
万全县|
苗栗县|
民乐县|
吉安市|
开远市|
屏边|
东台市|
巴东县|
墨玉县|
和林格尔县|
广昌县|
四川省|
田东县|
惠来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