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作協(xié)聯(lián)合開展的“我和我的祖國”大型征文征集活動中,涌現(xiàn)出一批立足新時代、以“個人”與“國家”的關(guān)系為視角、飽含赤子之情的文學、攝影和短視頻作品,用文藝的形式生動展現(xiàn)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努力奮斗的精神風貌。中國文藝網(wǎng)特開辟專題,對部分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
我有三個家,一個是生我養(yǎng)我的家,一個是我生我養(yǎng)的家,一個是供我養(yǎng)老的家。我這一生,隨著工作的變動,整整搬了十次家,真的是越搬越好,每次都有新變化,最后搬到了首都北京,這是之前做夢也想不到的。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跟著祖國的步伐長大,我的家也隨著祖國的繁榮昌盛發(fā)生著變化,日子越過越甜,生活越來越好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竟然愛上村子里的每一條道路,每逢假期回家,我都會與它們私會,用悠閑緩慢的腳步丈量它們的長度,在路上咀嚼那一段逝去的光陰?;蛟S平坦,或許曲折的道路上布滿我一路走來坎坎坷坷的足跡,是我今生都難以磨滅的記憶。
我在教育戰(zhàn)線整整干了四十周年。這四十年,正好是偉大祖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可以這么說,我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唱著《春天的故事》的嘹亮歌聲,走過了四十年教育生涯。擁有40年教學生涯的我,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變化,慶幸自己的青春年華與改革開放同行,因此始終不忘自己肩負的職責和使命,努力教書育人。
每當這首《我和我的祖國》在耳邊響起,我的眼眶就會不自覺的濕潤,尤其歌中那句“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對我來說尤為深刻。作為一個普通人,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和祖國之間會有什么呢?那么,就聽聽我,一個農(nóng)村孩子和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