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神佛觀念是指小說中表現(xiàn)出對神佛世界的信仰、理解及闡釋等,它是小說描繪神佛及其生活的的依據(jù),是小說中關于神佛世界的產(chǎn)生、存在等更深層的東西。
首先,《西游記》中的神、佛與人類一樣屬于客觀自然存在。這些神、佛、魔有著超人的法力,會駕云,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隨時出現(xiàn)于任何地方。唐僧師徒在遇到危難時,他們常常來相幫。他們可以像涇河龍王一樣化為常人出現(xiàn)在人間;也可以在世人面前瞬間現(xiàn)出真身,隨即又駕云騰飛而去。還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那樣與凡人共同生活的“活羅漢”。有這樣的許許多多活神仙在面前,也就無需證明神、佛、魔的有無,因為他們不是人們的想象,而是生活在我們中間,與我們?yōu)猷?!當人們需要的時候,萬能的神佛隨時隨地都可出現(xiàn)。因此,沒有人懷疑神佛的有無,將他們視為的的確確的客觀存在。
其次,《西游記》中的神佛世界是善的世界,妖魔是惡的世界,而人世則是善惡并存的大干世界,水族的龍官世界是財富的象征。其中天宮、西天、龍宮,包括地府的閻王等眾神都是公正的,他們的主要品格是善,沒有絲毫的惡念,他們也會對人類進行一些懲罰,只要人們棄惡從善,懲罰自然就會結束。與之相對,妖魔常常殺人如麻,嗜血成性,還有盜寶嫁禍、擾害地方等,他們的主要品格是惡。受神仙護佑卻為妖魔鬼怪,且不時侵擾著世人,因肉眼凡胎,是非莫辨,故而善惡混雜。神佛、妖魔、世人等幾個世界各有品格,互相并存。
再次,《西游記》中的神佛世界是有序的,神佛、妖魔、人、水族等四個世界各自獨立又相關聯(lián)。神佛們雖然高高在上,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掌握著世界的運轉(zhuǎn)。他們卻與人間王朝一樣,有自己的爵位及明確的職掌,且有高低之分:如玉皇大帝管天地間一切,閻羅王管鬼,龍王管水族并管下雨,火德星君管火,等等。神佛、妖魔、人、水族各有領地,各自獨立,卻又相互關聯(lián)。神佛可以出入于人世間,他們動了凡念或者犯了錯會被貶到人世受苦,甚至墮入魔道。同理,如果凡人立志修行可以修成神仙,妖魔棄惡從善也可變成神仙。小說第十七回,觀世音菩薩明確說明了神佛與妖魔之間的關系:
行者看道:“妙啊,妙?。∵€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p>
菩薩神佛與妖魔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神與魔只是一念之差。在小說中,神佛及其屬下,包括座騎、寵物可以下界為妖,如奎木狼、碧波潭的龍神不都是由仙而妖嗎?最多的當然是神佛的屬下、座騎到下界為妖了;而妖精自然也可以皈依成為仙佛,如黑熊精皈依成為守山大神,紅孩兒皈依成為善財童子。
最后,神、佛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個性,是具體可感的。在中國,神仙觀念產(chǎn)生很早了,但最早的神仙是抽象的,形象并不明顯?!段饔斡洝纺7氯碎g情形,將他們?nèi)饲榛?、具體化了,從而給人們留下具體可感的生動形象。如,唐代李筌的《太白陰經(jīng)》中說:“太白,主兵馬,為大將軍,為威勢,為斷割,為殺伐……”太白金星應是一位戰(zhàn)神,但,他長什么樣子?性情如何,人們一無所知?!段饔斡洝分械奶捉鹦莿t不一樣,他是一位老者,是出任招安天使的主和派。這位太白星是一位慈祥、溫和的老神仙,具體可感。又如菩薩,有托了凈瓶楊柳的救苦原身,有坐蓮臺的菩薩,還有魚籃菩薩,等等,所有形象都可畫成圖像。他們也像凡人一樣個性鮮明,還有固定的處所、親戚和家人.許多原本模糊不清的神仙形象在《西游記》中都變得清晰、具體、可感,極具親和力。
總而言之,《西游記》的作者有意識地宣傳并普及神佛知識,將他們視為自然存在;神佛的主要品格是善,高高在上,卻與妖魔、人、水族等世界相關聯(lián),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給神佛一定的職掌和個性,使他們具體可感,從而,迸一步拉近了神與人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