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在上海金山區(qū)舉辦佩花晚會,頒授219名“小梅花”稱號
線上線下同展示,歡迎更多“小梅花”
“是背課文難,還是背戲詞難?”記者問道?!氨硲蛟~不難,因為戲詞有韻律,聲帶有記憶,戲詞的韻律可以幫助形成聲帶記憶?!钡?5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佩花晚會近日在上海舉辦,11歲的朱文漪展示了昆劇《扈家莊》選段后,驕傲地回答記者。
此次晚會由中國劇協(xié)、上海市金山區(qū)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文聯(lián)戲劇藝術(shù)中心和上海市金山區(qū)教育局、文旅局承辦。晚會現(xiàn)場,21名小朋友代表全國200多名獲得“小梅花”稱號的小朋友接受佩花,并演出了京劇《賣水》、晉劇《小宴》、越劇《蝴蝶夢》、蒲劇《陰陽河》、昆劇《梵王宮》、滬劇《大雷雨》等選段。上海市金山區(qū)亭林小學、金山小學的小朋友演出了錫劇《千古絕唱》《江姐·繡紅旗》。
第二十五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共有43個組織單位報送的318名小朋友進行角逐,涉及劇種37個,219名小朋友獲得“小梅花”稱號。此外,報送的102個集體節(jié)目中,有64個集體節(jié)目獲得“小梅花集體節(jié)目”稱號。
“一開始感覺很難,就不停地練,學會了就不難了?!?歲的林笑羽完成了越劇《白蛇傳》選段《盜草》中烏龍絞柱、下腰等高難度技巧,她說,學這出戲就是因為喜歡它的動作?!八r候,有一個民營劇團來演出,奶奶帶她去看,她就喜歡上了越劇,我發(fā)現(xiàn)她經(jīng)??磻蚯?jié)目,還用我的紗巾裙子扮成戲中人物的樣子,就給她找了越劇老師?!蹦赣H說,林笑羽5歲開始學習越劇,從前膽小怕生,現(xiàn)在除了《盜草》,還能登臺演出《劈棺》等選段。
13歲的陳天橋來自山西,他演出了昆劇《九龍杯》選段,指導教師王佳介紹,要學好山西的地方戲上黨梆子,京昆是打底的必修課,這是一出武丑應工戲,其中的四擊頭亮相、旋子轉(zhuǎn)身亮相、虎跳蠻子亮相等技巧,戲校初一年級還沒有開設,為了這出戲,陳天橋先學了一步?!敖裉毂憩F(xiàn)不錯,比平時要好,見到觀眾提起了勁兒,身上緊湊多了?!蓖跫堰@樣鼓勵陳天橋。武丑行當?shù)男⊙輪T在“小梅花”舞臺上并不常見,陳天橋說:“我喜歡,因為能動,我喜歡動,喜歡我演的楊香武這個人物。”
7歲的徐紫恬演出了滬劇《女看燈》選段,指導教師、上海滬劇院演員徐蓉介紹,這是滬劇的骨子老戲,其中有一絕,叫賦子板:“它有點像繞口令,但是難多了,有300多句詞,其中還有很多腔,對節(jié)奏、音準、口齒的要求很高。一邊唱還要一邊運用朝天蹬、三起三落等技巧,對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逼綍r,徐蓉鼓勵徐紫恬在學校給小朋友唱滬劇,她說,孩子們有的很喜歡,有的聽不懂,“滬劇需要更多孩子參與進來,孩子是最能吸引孩子的,他們在看同齡人的時候比看成年人演出更容易被吸引,我們想讓更多小朋友知道滬劇”。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條件下,去年和今年的“小梅花”們克服了許多困難,中國文聯(lián)戲劇藝術(shù)中心副主任薛金嶺介紹:“以往都是由報送單位組織小朋友登臺演出并錄制報送視頻,由燈光、音響、樂隊一同完成,這次我們收到的報送視頻有很多是在家里用手機錄制的,他們沒有場地、沒有伴奏,參與的積極性依然很高,我們從中看到了他們對戲曲的熱愛和投入,為了鼓勵他們,今年授予了200多名小朋友‘小梅花’稱號,往年的數(shù)量大約在150名左右。”
受疫情影響,去年的“中國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各環(huán)節(jié)均在線上完成,今年則不設現(xiàn)場競演,在充分考慮青少年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舉辦佩花晚會,讓部分小朋友能夠身臨現(xiàn)場感受戲曲藝術(shù)的氛圍。應對疫情也帶來了探索和思考,主辦方表示,隨著戲曲藝術(shù)在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心中扎根,今后將擴大活動容量,讓小朋友在線上線下都能參與、展示并獲得鼓勵,歡迎更多小朋友成為“小梅花”,歡迎更多地方戲、小劇種的小傳承人在“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中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