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秀的“皮影天下”
聽說筆者要來參觀,老趙特意把屋子收拾了一下,還專門到村口迎接。老趙的老伴最近身體不適,到市里的兒子家去了,于是家里便成了老趙的“皮影天下”。
老趙叫趙文秀,是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的一位皮影雕刻藝人,雖已年至古稀,但身體還很硬朗,動作也十分麻利。說到自己的拿手手藝,老趙搬來一個大木箱,里面裝的都是他雕刻出來的“寶貝”,足有好幾百件。老趙還找來鐵線,在寬敞的房間里從這頭拉到那頭,如數(shù)家珍地邊掛作品邊介紹,說到興起時,老趙更索性一邊比劃著,一邊拉開嗓門唱了起來:“老宗伯在這邊哭了又唱,卻不知那邊廂起了波長呀……”精致的皮影人物,在老趙的唱腔中更顯得韻味十足。老趙說,以前他每年都要把雕刻好的皮影作品賣出去,主要市場是河北的承德、唐山和秦皇島?,F(xiàn)在,兒子們不讓賣了,一是擔心他的身體,二是覺得這門藝術(shù)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危險,要好好收藏了。
老趙從小對皮影戲著迷。他的父親趙云平是村里遠近聞名的皮影藝人,經(jīng)常領著影班子四處演出。趙文秀6歲那年,父親把一幫人領到家里,排演皮影《瓦崗寨》,那粗獷的唱腔、優(yōu)美的胡琴、激越的鼓點,尤其是在手上舞來舞去的影人,一下子就把他吸引住了。于是他愛上了唱影戲,父親他們到哪里演出,他都纏著跟去,在欣賞之余學習各種影戲的唱法,漸漸地學出了樣子。8歲那年,有一次因為父親嗓子突然出了問題,他就代替父親唱了一晚上《劉秀走國》,竟然一炮打響。
趙文秀先學唱皮影戲,后來漸漸愛上了皮影雕刻。開始的時候,他看到父親和同伴們晚上聚在一起,在一張張裁好的皮子上運用刀剪,雕刻出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影人,十分令人著迷,于是就偷著學起來。沒想到,他剛刻出一個武將,就被父親發(fā)現(xiàn)了?!皦牧耍 币驗楦赣H曾經(jīng)告誡過:皮影雕刻十分講究,萬不可輕易動刀。趙文秀正準備挨揍,父親卻拿過他的“作品”仔細端詳一會兒,說:“眉眼開得不錯,刀工還不行?!备赣H覺得他有這方面的悟性,于是決定正式教他皮影雕刻。12歲那年,他拿起了刻刀,先學刀工,再學造型、制皮等工藝。漸漸地,趙文秀的雕刻技法日臻成熟,粗豪的武將、嫵媚的仕女、兇惡的妖精、靈動的走獸,一件件皮影作品鮮活生動、惟妙惟肖。每次完成一件作品,老趙都會覺得特別滿足。
中學畢業(yè)后趙文秀參了軍,暫時放下了皮影雕刻這門手藝。復員后他先到縣公安局當警察,后轉(zhuǎn)到一個軍工廠做保衛(wèi)工作。在那個特殊時期,皮影連同其他民間藝術(shù)都被視為“文化糟粕”而被掃地出門。但是趙文秀丟不下皮影,他把以前刻出的一些影人嚴密地藏起來,沒人的時候就找出來自我欣賞。一直到退休后,他才又把皮影雕刻重新拾掇起來。
趙文秀的皮影作品大多取材于過去的傳統(tǒng)劇目,如《封神榜》、《梅花亭》、《大金牌》等。影人的頭叫“茬子”,身子叫“戳子”,一個茬子配一個戳子就是一套。一般的皮影戲要用百八十套,較大的戲需要200多套。一般來說,有的茬子可以通用,比如妖精、仕女等,但有的茬子通常不可代替,比如商紂王。經(jīng)過反復研究,趙文秀特別創(chuàng)作了6個商紂王的茬子,代表了不同場合的不同表情,而且可以與其他的商紂王戳子任意搭配。
這些年,趙文秀的皮影雕刻增添了現(xiàn)代生活的內(nèi)容,他將搓、剔、揉、潤、貼等傳統(tǒng)技法融入了現(xiàn)代人物的雕刻。他說,如今演出皮影的人不多,而會雕刻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一定要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趙文秀的兒子和孫子很支持他,常常在休息的時候跟老趙學上幾手。祖孫三代共同坐在一起研究皮影雕刻的技法,是老趙最為欣慰的時刻。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