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師魂 塑靈魂——高校理論隊伍和輔導員隊伍建設綜述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高等院校,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理論隊伍,讓思想政治課入腦入心,用科學理論占領育人制高點?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當好大學生的“青春領航員”,牢牢把握教書育人的主動權?在世紀之初,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高校理論隊伍建設和輔導員隊伍建設引起各級黨政的高度關注,也成為高等院校奮力破解的嶄新課題。
塑靈魂須先鑄師魂!十六大以來,我國大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特別是中青年理論隊伍建設,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干教師研修班、高校輔導員骨干培訓班應運而生,“三班”競發(fā),相互呼應,鑄造師魂,塑造靈魂,成績斐然。
念好“真經(jīng)”,成就合格“人師”
“這是一次精神洗禮,使我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這是一次理論充電,使我們更加重視理念創(chuàng)新;這是一次思想升華,使我們更加認清肩負責任。一次研修,終身受益。”作為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的第三十二期學員,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教授張峰發(fā)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從2005年以來,已有4915名像張峰這樣的學員參加了這個研修班。
“打鐵先要自身硬”,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肩負著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重任,既要當好“經(jīng)師”,又要當好“人師”。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精神,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5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意見,從2005年3月開始在中央黨校舉辦研修班。
第三十九期學員西南財經(jīng)大學黃韜不會忘記,部長推門走進課堂時,帶給大家的驚喜。部門協(xié)作,打造“首席”課堂,是研修班的一大特點。9年來,幾十位國家部委領導為學員授課423場。黃韜說:“部長們多年歷練積累所形成的樸實、平和、務實的風格,值得學員們深深品味。不求一語驚人,不求故作高深,而專注講授當今中國的治理理念和指導原則,正是‘實事求是’之真義?!?/p>
第十三期學員華中師范大學張維友不會忘記,自己那期研修班里,具有高級職稱的學員高達100%。目前,我國高校有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約44萬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學科研骨干達13萬多人,骨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直接決定著教學科研工作的方向和效果。研修班抓住骨干,起到輻射一片、帶動一片,推動整個哲學社會科學隊伍建設的功效。
第四十一期學員北京師范大學趙春明不會忘記,“自己長期以來苦苦思索的一些問題在這里得到了釋惑、共鳴和升華,讓自己有了一種久旱逢甘露的深刻感受”。研修班十分突出政治性,集中培訓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組織學員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和中央文件,增強了研修工作的時效性與系統(tǒng)性。
第二十五期學員安徽財經(jīng)大學葉戰(zhàn)備不會忘記,黃浦江畔、井岡山上、延安干部學院里,學員們親身體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切身感受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理解認識。
據(jù)調查統(tǒng)計,90%以上的學員認為,通過研修“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理解”、“加深了對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重要意義的理解”。研修班關于學術創(chuàng)新和學科建設的論文占論文總數(shù)的24%,一些論文具有較高價值,部分論文公開發(fā)表。
(編輯: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