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深的“年味”
新華網(wǎng)天津1月22日電(記者 周潤健)在農歷壬辰龍年春節(jié)到來之際,國務院參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馮驥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深的“年味”。
馮驥才說,年,是中華民族最大的風俗性節(jié)日。從臘八到正月十五,歷時一個多月,南北同俗,普天同慶,是世界上最大的節(jié)日之一。即使在西風正猛的今天,每逢年底,忙碌的“春運”成為獨特的年俗。那些長年在外的人,不論身處何地,只要有可能,他們都要上路回家,享受故土和家園的溫馨。
馮驥才指出,一直過著群體生活的中國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間的親近與和諧。此中,有對父母與長者的敬愛之情,也有手足牽連之情,鄰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對故土家鄉(xiāng)依戀的情感。于是年俗之中,大年夜的合家團聚,正月最初幾天親友們的相互走動,登門拜年等等,無不是加強與維系這種人間情誼。團聚是中國人最神往的人間景象。人情味,給年味以濃濃的生活韻味,這也是中國人最深的年味。
春節(jié)臨近,為什么那么多的人不顧旅途艱辛,依然返家過年,這是因為有一種特別的年味在吸引著他。馮驥才感慨地說,春節(jié)回家,出現(xiàn)在你面前的不僅有至愛親朋、舊交老友、昔時伙伴、左鄰右舍,還有老街老巷、鄉(xiāng)土風物與童年小吃。
雖然離家太久,但此時此刻偶然碰到一個什么細節(jié),會把沉睡在心中深處的故舊一下子拽到跟前。馮驥才深情地說,記得一次我在街頭碰到一位闊別了至少三十年的中學同學,那一瞬間忘了他的名字,卻脫口叫出他的外號“大牙”。誰料到此刻這個外號仿佛有種神奇之力,把我們熱乎乎地拉回到率真無邪、親密無間的少年時代。我們開始問對方、說自己、談現(xiàn)在、聊過去;所說到的當年的同班同學時,也多是外號,惹起我們陣陣大笑。
“春節(jié)這個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民俗節(jié)日包含了諸多的精神含義:團圓,歡慶,祥和,平安?!瘪T驥才說,“中國人的年,是老百姓自我增加民族凝聚力和親和力的日子,而民族的這種親和力有很多是靠我們的民俗維持下來,民俗不是看的,不是與我們無關的,而是與我們緊密相連的。它雖是潛在的、無形的,卻是一種自發(fā)的情感,這種團結的情感到關鍵的時候就會生發(fā)出來,這種無形的力量是真正的力量?!?/p>
(編輯:子木)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