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界”姿态重新定义艺术与生活
栏目:视线
作者:朱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四展齐开,湖南首个艺术博物馆——长沙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开馆

以“无界”姿态重新定义艺术与生活

  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图中右下方建筑为梅溪湖艺术博物馆。

  当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美学遇上湖湘文脉、当大黄鸭的治愈力量碰撞新媒体艺术,每件作品都在流动空间中焕发光彩。8件国宝、5组全球首秀、45位国际艺术家……长沙梅溪湖艺术博物馆(MICA)日前以“四展齐开”的阵容开馆,作为华中地区首个以国际视野为核心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以“无界”姿态重新定义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是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设计,其标志性的“曲线语言”和33米挑高的穹顶中庭,融合自然光与流动空间,为公众提供近距离接触艺术的场所。如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所言:“梅溪湖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传承文明的基因库、对话世界的会客厅、融合创新的试验场、城市美学的新地标。”

  建筑美学碰撞湖湘文化

  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白盒子”空间,梅溪湖艺术博物馆以圆环相套的展厅设计打破边界,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展区既能容纳巨型装置,也能为新媒体艺术提供沉浸式舞台。观众可透过玻璃幕墙感受光影流转,或在旋转楼梯的几何线条中捕捉建筑诗意。

  该馆注重国际视野,也强调本土特色。开馆首展之一的“美的历程——湖湘文化艺术展”,便从美学视角解读湖湘历史文化7000年发展脉络。湖南博物院60余件(含轮换)珍贵文物跨江而来,包括商周豕形铜尊、战国《人物龙凤帛画》等8件国宝,不仅展现了青铜工艺巅峰和古人浪漫生死观,还通过七大历史单元串联,从八角星纹白陶盘到明清书画,用文物讲述湖南人追求美的千年故事。

  为何不叫艺术馆而叫艺术博物馆?实际上,“博物馆”三字的含金量相当高。2024年11月8日,湖南省文物局同意梅溪湖艺术博物馆设立备案。正因有了博物馆资质,物防、技防、人防改造达到文物展示标准,湖南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才能来此展出。如果只是普通艺术馆,则无法实现这场“跨江联动”。

  四展齐开贯通古今中外

  除了“美的历程——湖湘文化艺术展”,其他三大开馆展览也各有特色,贯通古今中外,融合多风格、多维度、多媒介的艺术表达。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即刻欢聚”聚焦国际当代艺术大家。霍夫曼是荷兰国宝级艺术家,以标志性的“大黄鸭”作品闻名。此次展览他不仅带来了“大黄鸭”,还携带庞大的“动物天团”登陆长沙,25组作品中5组为全球首秀。高达7米的《粉色江豚》雕塑以湘江生态为灵感,用仿毛绒材质唤醒童年记忆;超大型气球装置《(一块块)幸福》则以缤纷色彩重构“生日派对”仪式感。展览充满童趣和治愈力量,让观众在忙碌生活中找到宁静欢乐。

  “真实的拓扑:国际媒体艺术展2025”则是一场新媒体艺术盛宴。45位国际艺术家用VR、AI、光影交互等新技术重新定义“真实”,展示新媒体艺术60年发展演变史,让观众感受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长沙是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在文化地标举办媒体艺术展不仅展示城市形象,也有助于媒体艺术的公众普及。

  “奋斗如歌:美术作品中的革命征程与人民故事”展览则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透过靳尚谊、黄永玉、宗其香、古元等一众名家的100件代表性作品,回溯时代变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已签订战略合作备忘书,强强联合引入高品质艺术IP。

  网红展馆引发文化共鸣

  开馆以来,梅溪湖艺术博物馆迅速成为长沙新晋网红打卡地。开馆当日,千余名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在各大社交平台分享观展体验。有的被霍夫曼作品中温暖治愈的氛围打动,有的沉醉于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对新媒体艺术惊叹不已,有的慨叹艺术笔触下鲜活的时代记忆。馆内的穹顶中庭和环形楼梯更成为拍照胜地,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梅溪湖艺术博物馆还通过五大配套空间,以及与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商业体联动,打造复合型艺术生态,引发广泛文化共鸣。观展之余,观众可以在艺术商店选购特色文创产品,在艺术餐厅品尝主题甜品,在艺术工坊体验陶艺制作和数字绘画,享受“白天看展晚上看剧”的一站式艺术之旅,感受文化的魅力和温度。

  多措并举实现长红运营

  据介绍,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将持续引入多元艺术形式,保持展览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实现“网红”变“长红”的可持续运营。未来该馆将继续以扎哈独特的曲线面空间为出发点,引入更多与空间相契合的前沿艺术展览。同时,梅溪湖艺术博物馆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学术平台合作,共同策划高品质展览和活动,为观众带来更多元的艺术体验。

  作为“省市联动”改革的一部分,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将深化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南博物院等机构长期深度合作,不断引入珍贵文物和高品质艺术IP,推动长沙文旅产业升级和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将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手段打破传统展览界限,推出更多沉浸式展览项目,为观众创造更加立体丰富的观展体验。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兴趣和特点,策划多样化的公教活动,与学校合作开发研学课程。通过公共服务提升,培养公众的艺术感知力和参与感,让艺术流淌进城市血脉。

  夕阳下回望梅溪湖艺术博物馆,建筑的空间革命、艺术的多元焕彩与长沙的市井烟火在此相融。真正的艺术地标,终将在人与城的共生中成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