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刘胡兰》《英雄儿女》“英雄三部曲”接连上演——
周东亮:红色经典为锡剧注入磅礴力量
红色经典锡剧《英雄儿女》剧照
江苏省演艺集团供图
3月24日,中央歌剧院剧场内气氛热烈非凡,红色经典锡剧《英雄儿女》在此成功奏响时代强音,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极具感染力的视听盛宴。该剧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携手登台,作为“相约北京·乐享苏韵”江苏省演艺集团精品戏剧2025北京展演周的重磅剧目,凭借独特艺术魅力与深刻精神内涵,赢得了满堂喝彩。据了解,该剧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年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 2023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支持项目和2024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
饱含深情的戏腔唱响《英雄赞歌》
锡剧《英雄儿女》脱胎于巴金原著《团圆》及同名电影,将王成那震撼人心的“向我开炮”英雄壮举鲜活再现于舞台之上。锡剧特有的清丽婉转唱腔,搭配细腻入微的表演,与激昂澎湃的革命豪情完美交融,演绎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令观众心潮澎湃。该剧汇聚一众名家,由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主角奖得主,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以及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锡剧名家季春艳领衔主演,实力演绎英雄故事。周东亮将王成的英勇无畏、坚毅果敢诠释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当他喊出那句经典台词“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时,高亢激昂的声音瞬间响彻全场,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内心。季春艳则凭借细腻表演与饱含深情的唱腔,呈现出王芳在得知哥哥牺牲后,化悲痛为力量,创作演唱《英雄赞歌》鼓舞士气的情感转变,令人动容。
在创作过程中,剧组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坚持边演边改,依据不同演出场地特点与观众反馈,不断精雕细琢。这使得该剧既能在开阔宏大的剧场中,凭借震撼的舞美与音效,为观众营造沉浸式观演体验;又能灵活适应小剧场环境,以细腻情感与近距离互动,让英雄精神直抵人心,极大拓展了受众范围。而精彩绝伦的武戏群场也是该剧一大亮眼特色。戏曲的程式化动作与现代军事动作巧妙融合,毫无违和感。舞台上,演员们拼杀动作刚劲有力,呐喊声震彻全场,一招一式尽显志愿军战士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每一次刀枪激烈碰撞、每一回身体腾挪闪转,都仿佛将观众带回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此次锡剧《英雄儿女》在北京的成功上演,不仅充分展现了锡剧这一江苏代表性剧种的独特韵味,更通过创新性演绎,将红色经典与锡剧艺术巧妙融合,为观众带来艺术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动脑筋想办法,出人出戏出效益
红色经典锡剧《英雄儿女》是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倾情创作的“英雄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作为锡剧表演艺术家,同时担任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周东亮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一部好剧可以影响一代人,这是我们要演好英雄故事的原因。从2019年创排的《董存瑞》到2021年推出的《刘胡兰》再到2024年首演的《英雄儿女》,作为文艺创作者的我们希望通过打造英雄题材的剧目,让英雄的故事和精神在观众心中扎根。”周东亮谈道,锡剧《英雄儿女》不仅是对英雄的赞歌,也对当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它告诉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们,平凡人是如何成为英雄的,信仰可以让平凡人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一部好戏是常演常新的,好的作品就是要不断打磨,不断地否定自己然后进步,观众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周东亮说。
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演艺集团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成立于2001年,现拥有10个院团,涵盖了13种艺术形式,京剧团、昆剧团、锡剧团、扬剧团、话剧团、评弹团等所属院团近年来均涌现出诸多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尤其在剧目创新、人才培养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成果显著,多部作品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如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狠抓舞台精品,每年进剧场、进校园、进乡镇、进社区演出高达200场;整合全省戏曲资源,打造“大锡剧”概念,并建起摄影棚,拍摄戏曲电影;打造沉浸式戏曲产品,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作为江苏的地方戏,本以才子佳人戏为主的锡剧,近些年以红色题材作品、现实主义质感焕发出崭新风采,正如周东亮强调的:“需要动脑筋想办法,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创作生产机制。江苏省演艺集团此次进京演出不仅带来了艺术家讲堂,还特别与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教学和研究机构的老师和专家们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与研讨,希望共同助力出人、出戏、出效益,共同促进演艺市场的蓬勃发展。”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