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舞
——中国文联2025年文艺名家宣讲活动走进湖南湘潭侧记
作者: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AI永远不能替代的。”这是中国音协理事、作曲家、一级作曲王备的新思考。

  “舞蹈是与人民心心相连的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对舞蹈的热爱令我忘记一切艰辛。”这是中国舞协副主席、舞蹈家黄豆豆的心里话。

  3月28日下午,湖南湘潭湖南科技大学,面对湘潭文艺工作者和湖南科技大学黎锦晖音乐学院师生,两位艺术家作为中国文联文艺名家宣讲团成员,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讲述着“潜心创作担使命立心铸魂树行风”的心路历程。

  得知观众中有很多声乐、舞蹈专业学生时,王备特别开心。他说:“咱们都是一家人,来这里就是跟大家聊聊天。”亲切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王备从自己如何接触多种乐器、如何组建乐队追求音乐理想讲起,娓娓道来,诙谐幽默,仿佛台上站的不是一名文艺名家,而是一位毕业多年的“亲师兄”。

  “‘艺’和‘术’代表什么?‘艺’就是个人眼光、是审美高度。‘术’是达到‘艺’的技术、技能。”宣讲后半段,王备逐步引导观众思考、探寻艺术的意义。对于艺术创新这一话题,王备说:“学艺术的孩子接受创新的敦促、鞭策非常多,但什么时候才能创新?我认为,把一个艺术门类里前人的东西都‘吃透’,才有底气谈创新。”对于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王备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你随便写一句话,AI就能生成词曲并演唱,甚至还能配上MV画面。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即便以后AI应用更加普遍,我们‘碳基生命’所带来的艺术温度反而更有价值。”

  当看到台下一张张青春的面孔,黄豆豆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他从自身经历讲起——12岁告别浙江老家到上海学习,18岁到北京求学,从舞蹈学员到舞蹈演员再到舞蹈编导,漫长的艺术之路上,他坚定了一名舞者应秉持的核心理念:“舞蹈首先是弘扬爱国主义的艺术。”为了让现场观众更生动、更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黄豆豆现场播放了舞蹈《保卫黄河》。当雄浑的音乐响起、豪迈的舞蹈画面呈现在眼前时,在黄豆豆的深情讲述中,艺术家的爱国情怀和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令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在中国文联的团结带领下,文艺工作者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到老百姓身边,满足他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广场舞《幸福红》便是黄豆豆关切基层群众需求、用文艺服务人民的生动写照,他用通俗易懂的音乐精心编排、用直播的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讲解舞蹈动作,带动各地群众一起快乐地跳起来。在黄豆豆看来,这是舞蹈工作者莫大的幸福。

  台上,讲得真诚用心;台下,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响起的热烈掌声,是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共振。湘潭市舞协主席周颖在听完宣讲后更加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将立足时代、心怀人民,利用新的技术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作品。”湘潭市音协秘书长谭娟说:“非常感谢中国文联为基层送来这么好的宣讲,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期待以后能有更多这种学习机会。”